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

美國博班面試

前天(週四)晚上被UT-Austin面試,也是唯一被面試的學校,其他五所都直接槓龜,這所會拖到現在也是因為備取,而即使他們說已過錄取的最後期限(4/15),但仍考慮我,是因為有多一個名額,總之我就得到了這個面試的機會。

得知面試的時間是一個禮拜前,從那時開始整個禮拜都過得忐忐忑忑,問了在美念博班的同學可以怎麼準備,以下是我的轉述:

熟讀自己的SOP(Statement of Purpose),因為他們會看上你一定是因為SOP的內容有打中他們。如果得知面試的教授是誰就更好了,若是自己在SOP提到的教授,就可以著重自己的研究興趣跟他的專業的契合處。

雖然面試是學校在選我們,但學生也同時在選老師,如果跟老師談話過程不契合、不愉快,那可能也代表不適合去唸,所以這方面壓力不要太大。

我自己的經驗是,面試的教授雖然不是我SOP提到的,但是是甄選Committee的成員,有兩位,所以我還是按照他們的研究專長去陳述(主要是Foucault研究跟法國哲學,我申請的科系是比較文學Comparative Literature)。

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結果,但還是趁記憶猶新來記一下面試的過程:

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

新聞學法語:馬克宏訪中

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fjUpn8ngLk

標題:Emmanuel Macron : une politique étrangère disruptive ?

最近這幾天法國馬克宏(被戲稱為法國馬那個)訪中後,在回程班機上的採訪中表示,法國應該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,尋求在台海議題中的「第三路線」,這讓很多法國人或歐洲人覺得不恰當,尤其在節目的討論中,外交顧問François Heisbourg認為這不能跟「戴高樂主義」相比,事實上,雖然維基百科把戴高樂主義形容為「法國自主外交政策原則」,不過根據法廣跟Heisbourg,這跟反美主義還是非常不同,然而今天馬克宏使用「vassal」(附庸),會讓人認為法國不想再跟美國合作,事實上戴高樂也曾參與古巴危機跟柏林圍牆倒塌等歷史事件,所以馬克宏不太是「戴高樂主義」,而是「馬克宏主義」,這個立場在美國大力援助烏克蘭的現今,被認為是不合時宜的。

國際政治教授Frédéric Charillon也認為馬克宏在尋求第三路線的時候,必須注意歐洲是不是跟法國共享同一個價值,而不是法國自己認為;就算馬克宏意欲引起南方國家(pays du sud,在此尤指中國)的注意,也要看人家是不是跟你看法相同,因為中國也是很努力資本主義化以尋求跟歐美的經濟合作。參議員André Gattolin也指出(歐洲、非洲)民主國家的外交關係並不會永遠處於敵對,而歐洲重心亦在侵烏戰爭爆發之後產生重大變化,包括芬蘭跟瑞典申請加入北約等,這些都讓人懷疑,法國真的可以代替歐洲發言嗎?

整段言論很明顯可以看出法國智庫對馬克宏言論的不安,看來台海關係並不是台灣人自己自high覺得全世界都應該挺我們,而是在外交、經濟上有其競合的必要性。

在看這段影片的時候,查了不少單字,來看看吧:

2023年4月6日 星期四

《後殖民的人類世:生命的展演政治》讀後感

去年開始我漸漸注意到張君玫教授的消息,因為我發現她跟外文領域的教授多有交流,常常在臉書上看到他們互動,今年看到她的新書發表會,就先去誠品買了《後殖民的人類世》之後,看完再去參加新書座談。

這本書以「後殖民的人類世」感覺有點玩弄專有名詞,其實主軸就是以微生物、病毒等角度重新探討人類與世界的關係,如同Covid疫情帶給我們的省思一樣,當然說人類與世界還是帶有以人類為主體中心的語氣,最終目標還是要去探究人類意識所無法理解的微觀他者。

從開始的Covid-19(SARS-CoV-2)的病毒世到美國太空總署(NASA)的韋伯太空望遠鏡(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, JWST)的新成就(p. 31-32),這本書乍看之下是社會學著作,但卻從微觀到巨觀無所不談,很明顯作者想要跨越社會學聚焦在人類社群上的盲點,做出跨界的努力(但跨界也更強調界線的存在,因為有界線才能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