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

吃完抗焦慮藥物來讀《焦慮世代: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》

 一個月前因為胃燒灼去看腸胃科,醫生判斷我是心因性胃食道逆流,所以除了開給我一般飯前、飯後的腸胃藥,還開了一種叫做Sunpylon的藥,除了抗焦慮之外,它本身也是潰瘍藥的一種。

先說說我吃這種藥之後的感受,吃完身體真的會比較放鬆,肩頸也沒那麼僵硬,而且會想睡覺(嗜睡是這個藥的副作用之一),不過我自己的經驗是,藥效過了之後,身體反而會更加緊繃,也難怪醫生希望我如果沒有特別不舒服,就可以減量或暫停用藥。

說來也巧,在我得到這樣的診斷以及拿到抗焦慮藥之後,便得知這一本甫出版的翻譯書《 焦慮世代: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》,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現代社會焦慮的可能來源以及應對方式。

這本書是用電子書的形式讀完的,根據app的計算,我大概花了14小時又27分鐘讀完,實際上是一個禮拜中斷斷續續讀完的。對於這本書基本的看法是:分析滿全面的,而且以科普書的角度來說算是不難讀,不過還是要對於西方基本的哲學建構,包含對資本主義的批判、對時間的規範以及分工制度的產生有基本了解才比較好入手(大約是高中社會科的程度)。

其中比較能顯現現代社會普遍焦慮症狀更加嚴重的數據,可以從美國心理學家珍・特溫格 (Jean Twenge) 比較從1952年至1993年間的269份研究得來的結論:

她注意到,憂鬱症和焦慮症的增加,似乎與年輕族群空前之高的謹慎心態不謀而合。目前,美國十八歲人口的飲酒量只有一九七〇年代中期的一半左右,興之所至的性行為也大幅減少;自一九九一年來,高中生打架的頻率也減少一半。同時,從二〇一二年到二〇一五年,短短三年內,年輕男性的憂鬱症狀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一,年輕女性則增加百分之五十。(〈不快樂作為一種普遍現象〉)

本書對於焦慮的立論,基本上是基於人類從採集社會進入到農業社會,而必須面臨「計畫」的問題,也就是說,以前採集時,人類基本上都是有什麼吃什麼,不太需要也沒有辦法去擔心下一餐的來源,然而進入到農耕社會,人類有了糧食儲備,於是就開始規劃,這些糧食可以養活社會幾天、幾週、甚至幾個月,於是便開始有「未來」的觀念,當人類開始把不可預知、無法確定的未來納入考量,那我們勢必面臨「要是...會怎樣?」的問題,這就是一種對不存在事物的想像。在認知科學中,這被稱為反事實思維 (kontrafaktisches Denken)。(〈什麼是焦慮與擔憂?〉)

書中還提到「除魅」的概念,也就是在科學時代,我們認為一切皆可控制,即使面對不確定的事物,我們依然仰賴自己的思維,期望把一切待到自己的麾下,但也正因為想要掌握不可掌握之事,而讓我們過度思考,產生焦慮:

所以,除魅是源自以下信念:世界是可計算的、是由因果律控制的,是由決定一切的機械法則所主導—從重力場、白蟻的社會行為到人類行動皆然。(〈除魅〉)

從這一觀念看來,破除「除魅」的觀念,反而是現代焦慮社會必須面臨的課題,其邏輯如同科學—科學迷信的關係,學習與不確定性相處,也許才是心情平靜的智慧基礎。

書最後用宗教觀點來詮釋,有點像是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的概念,不管是基督教還是佛教都是,許多宗教都是教人獲得內心的平靜,只是這個觀點是否能普遍被接受,還是有待討論,至少我認為,讀了這本書,就可以知道一些基本的焦慮原因,即使沒有特定信仰,過程中的理解、接受、釋懷,都是一樣的,對我來說,我的方法是寫作記錄,而每個人如果也能找到各自的紓壓管道,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了。

最後還有一個有趣的數據:

一九八〇年代以來,每個人接受的總資訊量已經增加為五倍。一世紀前,很少有人會在一輩子中讀超過五十本書;今天,小孩看過超過兩百部電影已經沒什麼好稀奇了。(〈沈默的片刻〉)

所以是不是書讀太多,也是焦慮來源呢?(苦笑)不過很有趣是,「閱讀」並沒有歸類在如「毒品」、「上網」、「工作」等成癮的原因之一。重要的是書到底有沒有讀進去,最忌諱一知半解自作聰明的解釋了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