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

《茶金歲月》讀後感

 《茶金歲月》是《茶金》小說的原型,也就是姜阿新之入贅女婿廖運潘的回憶錄。

原本我是看Netflix上的《茶金》一劇,真的滿好看的,雖然要說不成熟的點也有,不過臺灣能夠做出這種水準的歷史文化改編劇已經很值得肯定了,尤其是那個片頭,我每次必看、從來沒有跳過,實在太美了。

後來因為每個月誠品會員都有77折優惠券,拿那個去買都會送當月書籤,於是用77折每月買一本實體書也就變成我的例行公事,不然我現在大部分都買電子書了。而這次也就選擇買了《茶金歲月》跟《茶金》兩本。

回到《茶金歲月》,因為是廖運潘《想到什麼就寫什麼》的濃縮整理版,所以前面讀著難免覺得瑣碎,尤其他們家族很龐大,例如姜阿新是廖運潘母親的朋友的丈夫的其他房的女兒的入贅女婿,光是這個關係我就理解不能,後來是靠著筆記寫便條紙才弄清楚,廖還有很多大學同學、茶廠同事、員工,也都是一大串人名,常常看到最後搞不清楚誰是誰,所以建議不想有這種困擾的人,可以讀的時候就一邊做筆記。

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廖在接手姜家事業時,就已經負債250萬新台幣,以房價來說,廖推估約等於現在的22億元,於是廖就開始了創業還債之旅⋯⋯《茶金》一劇由女主角發起的烘高麗菜事業,其實現實中就是廖運潘先生發起,那時茶葉已經從茶金、茶土的時代,變成「茶狗屎」,所以不得不發展業外,烘高麗菜、烘洋菇都做過。

另外還認識原來紅茶還分成FOP、BOP跟OP等品級,老實說看了廖提到這些品級的買賣,也真的是鴨子聽雷,反正他們過程遇到茶業沒落、被南亞茶取代,還有戰後臺灣、日本都很缺外匯的問題,導致做生意困難重重,最後不得不債務重整,還好一千萬家產還足以打消九百萬債務,只是老家變賣,只得棲身台北,重新出發。

不過廖果然是讀書之人,不管是在北埔還是臺北創業,都是先讀過書才動手,而不是盲目道聽塗說,而且也是因為他的教育背景,使得他找到的工作薪水都不錯,在當時工人月薪不到一千的時代,他的月薪已經有五千了,除了開工廠,他還做過公民科教師、日文書籍翻譯等,而夫人姜麗芝也不遑多讓,新娘化妝、開瓦斯行、日文教師、繡學號、絨布裁縫,都做過。

看完這本書,除了一窺大戶人家的家族故事,更是看到有錢人的氣度,而且姜阿新也做了一些任性的事情,除了改編劇的不顧成本做事業,他還在普通人無法出國的年代,硬是從日本運送一對杜賓犬回臺,其闊綽可見一斑。我認為真實故事精彩程度不輸《茶金》劇,但我還沒看《茶金》小說,所以無法比較兩本書,但至少《茶金歲月》還是很值得一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