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

吃完抗焦慮藥物來讀《焦慮世代: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》

 一個月前因為胃燒灼去看腸胃科,醫生判斷我是心因性胃食道逆流,所以除了開給我一般飯前、飯後的腸胃藥,還開了一種叫做Sunpylon的藥,除了抗焦慮之外,它本身也是潰瘍藥的一種。

先說說我吃這種藥之後的感受,吃完身體真的會比較放鬆,肩頸也沒那麼僵硬,而且會想睡覺(嗜睡是這個藥的副作用之一),不過我自己的經驗是,藥效過了之後,身體反而會更加緊繃,也難怪醫生希望我如果沒有特別不舒服,就可以減量或暫停用藥。

說來也巧,在我得到這樣的診斷以及拿到抗焦慮藥之後,便得知這一本甫出版的翻譯書《 焦慮世代: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》,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現代社會焦慮的可能來源以及應對方式。

這本書是用電子書的形式讀完的,根據app的計算,我大概花了14小時又27分鐘讀完,實際上是一個禮拜中斷斷續續讀完的。對於這本書基本的看法是:分析滿全面的,而且以科普書的角度來說算是不難讀,不過還是要對於西方基本的哲學建構,包含對資本主義的批判、對時間的規範以及分工制度的產生有基本了解才比較好入手(大約是高中社會科的程度)。

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

Bud, Not Buddy by Christopher Paul Curtis《我叫巴德,不要巴弟》讀後感

今年虎年新年,長達九天,於是我花了一週讀Bud, Not Buddy這本書。這本書我大概買了8.9年了吧!當初大四畢業以為自己的英文能力達標了,於是在書林隨便捎(台語:sa)一本得獎的青少年文學,想說青少年文學應該比較好讀,但又是得獎的,所以應該好讀又有深度?殊不知我錯了,書籤還停留在前五頁,而被我拿來當書籤是我9年前沒考過的日檢N1准考證Orz

英文能力在研究所的荼毒修煉之後,終於可以好好享受這本不太一般的青少年讀物。因為書的男主角 Bud 是黑人小孩,而他所見所遇也大都是黑人社群,所以文章大部分都會參雜著不正式或錯誤的用法,比如書中的不定冠詞 a 碰到母音開頭都不會變成 an;poor 都會拼成 pour;human beings 拼成 human beans;himself 拼成 hisself;really 拼成 real⋯⋯等。

這本書是一個孤兒小孩找他爸爸的故事,從惡意滿滿的寄養家庭逃出去後,就開始他的流浪之旅,很神奇的是他一路上都遇到不錯的人,而在大蕭條的時代背景(根據書中描述,約1937年 (p.211) ),這樣的故事軸線反而襯托出一股滿滿的溫暖,而不會顯得膩、老掉牙。

書中美國文學的元素很多,包括勞工運動、黑人權益運動,還有 Jazz,以及角色樂觀勤儉的性格、黑人白人互動關係等⋯⋯因此最好具有一點美國歷史的背景知識,才能邊讀邊在腦中刻畫出一點圖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