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

《乩童警探》三部曲讀後感

這篇是我自己簡短、散亂紀錄一下看完這三本小說之後的感想。其實我記不太得詳細的劇情,而且「小說」最重要的就是去享受其中的高潮迭起,所以只針對大方向做個紀錄,不會涉及劇情的批判。三部曲包括:

第一部:《偏心的死刑犯》

第二部:《雙重謀殺》

第三部:《死亡的深度》

我是第一次看本土的推理小說,而且其實我買的時候也根本不知道這會是推理小說,一直以為會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或靈異色彩,但其實重點是「警探」,乩童應該只是讓角色有個特色而已。針對靈異的部分,描述少之又少,三部曲最出色的地方還是在於描述警察跟法醫的專業知識,刻畫非常細膩。(本來想說可以利用這本書提到的靈異內容做些研究,但看來是無法了。)

這三部的內容都發生在台北,因此在台北生活多年的我對劇情提到的地方都頗有親切感,雖然大多是我不太熟悉的松山區,但至少老舊公寓、老攤販跟文青咖啡廳、地理上的相對位置、馬路名稱等要不是有聽過、有感覺,不然Google也可以查得到。(書裡的地理位置都是真實存在的地方,這也是我滿佩服張國立刻畫細膩、精準之處。)

其中比較想說嘴的就是:角色的說話語氣都差不多,感覺那就是作者本身的行文風格,轉折詞很少,大部分是片段的語句,每個人物講話都是這樣,導致每個角色的文字聽起來都是冷酷、有想法、難以親近的調調。我在想,如果要改編成戲劇,那編劇一定要針對人物的說話語氣下苦功才行。

我最難以忘懷的場景就是第二部對於北海岸的描述,第二部不僅劇情蜿蜒曲折最多最離奇,對場景的描述也是印象最深刻的,其中有提到三芝的海灣新城(飛碟屋)作為嫌犯藏匿處,也是我有印象的地方,雖然只是在網路上的新聞或描述恐怖地點的文章有看過,但印象深刻。也是因為第二部和第三部都有提到淡金公路,忍不住到處Google看看,北海岸真是漂亮啊~

第三部的特色則是把最新Covid-19(俗稱武漢肺炎)疫情也寫進去,書中是以「新冠肺炎」的名稱寫成,但不管怎樣,也許這十幾年經歷過戴口罩、噴酒精生活的讀者可以看得懂,如果是五、六十年後的讀者重新翻閱這部作品,可能就會不知道在寫什麼,但這也可能在未來幾年變成文學評論家可以介入研究的地方了。(很多文學作品的內容當代人讀起來都覺得稀鬆平常,但後世的讀者卻覺得有困難,是因為時空環境變了。像我讀歐威爾的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,也是要下功夫研究當時的貧窮法案,才能理解歐威爾對於當時倫敦流浪漢描述的來龍去脈。

最後要講的是,第二部跟第三部的錯字有點多(第一部忘記了,但印象中好像還好),尤其是第三部,最後每幾頁就一個做字,讓人懷疑是不是趕工出版導致沒校對好,雖然不影響語意了解,但還是覺得作為一個中文文學出版品,還是應該要小心一點好。但也是因為這是小說,我就沒心情一個錯字一個錯字圈出來,反正意思懂就好。我是讀者,又不是編輯。

作為本土的推理小說,這部作品還是值得品味一番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