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陣子發生一些事情而心情低落,所以就買了一些大眾心理相關書籍,包括《不安的哲學》、《剛剛好的孤獨》、《敏感的我,怎麼可以這麼好》以及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。
這本書在誠品R79地下街擺放時,是一整堆當成暢銷書放在顯眼的位置,討厭看暢銷書的我,自然而然覺得這可能又是本流水帳式、無關痛癢的書。也是直到自己正值低潮期,才認真看了一下書的標題,然後翻幾頁看看。
看了幾頁就很有感,那陣子剛好有老師建議我可以試試看心理諮商,還主動提出加薪的建議,讓我有錢去看心理諮商,但一方面覺得這善意來得太突然,另一方面也沒接觸過諮商,不敢貿然做決定,所以就先婉拒了這個好意。也是因為這個機緣,我翻了幾頁之後就格外親切,彷彿是一本啟發我的書。相較於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「諮商筆記」事件,我認為倒不如看這本由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家寫的、藉由虛擬人物編造出完整的心理諮商「故事」,既便宜又有幫助。
有困擾的人通常比較有感變意願,而有改變意願的人,才有可能真的做出改變。(4)
如果在你的生活中,能找到如心理師一樣的人與你聊聊,讓你感受到被理解、被接納,同時能拓展你的覺察、增進對自己的理解,並因此更有力量做出新的選擇,那你真的不用來找心理師。(5)